2025-11-09 11:42:26
清晨五點十七分,我第無數次從淺眠中驚醒。凍胚第天凍胚第天窗簾縫隙透出的移植移植微光像一把鈍刀,緩慢地切割著我的著床視網膜。右手已經不自覺覆上小腹——這個動作在過去96小時里重復了87次,試管我數過。凍胚第天凍胚第天試管凍胚移植后的移植移植第四天,身體成了最熟悉的著床陌生人,每個細微動靜都像摩爾斯電碼,試管而我正用放大鏡破譯著根本不存在的凍胚第天凍胚第天生命訊號。

診所發的移植移植注意事項上說"避免過度關注身體反應",這簡直像叫一個溺水者不要注意自己正在下沉。著床昨天下午左側輸卵管位置有陣針扎似的試管刺痛?也許是著床痛,也許只是凍胚第天凍胚第天昨天那杯該死的冰拿鐵在作祟。體溫計顯示37.1度,移植移植比基礎體溫高0.3——教科書式的著床降溫后又升高,但電子體溫計的誤差范圍正好是±0.3。我們這群人早就把《婦產科學》翻爛成玄學占卜手冊,在醫學數據和自我欺騙的灰色地帶里反復橫跳。
朋友圈里曬娃的大學同學突然多了起來,算法像是某種惡意的讀心術。刷到表妹家雙胞胎的周歲照時,指腹在點贊按鈕上方懸停了整整十二秒,最后退出前不小心點開了她三天前的動態——嬰兒車里并排擺著兩雙刺繡虎頭鞋,配文"外婆的愛永遠提前到達"。我的拇指神經質地抽搐了一下,仿佛被那抹刺目的中國紅燙傷了。
衛生間鏡子里的女人眼下掛著兩輪青黑。上周移植時護士說"放松心情最重要",可她沒告訴我黃體酮凝膠會讓情緒像過山車。昨天因為外賣送錯醬料包崩潰大哭,今天對著陽臺上新開的月季突然傻笑。丈夫悄悄收起了所有印著生產日期的食品——上次促排失敗后,我在深夜砸碎了冰箱里每盒臨近保質期的酸奶,乳白色液體順著櫥柜滴落的樣子像極了取卵手術臺上看到的超聲影像。
樓下面包店飄來肉桂卷的香氣,突然想起去年在布拉格查理大橋見過的那個孕婦。她穿著明黃色連衣裙靠在石欄上吃Trdelník,糖霜沾在唇邊像道銀河。當時我剛經歷第二次流產,卻鬼使神差買了個一模一樣的甜筒,滾燙的糖漿在舌尖灼出細小的水泡。現在想來,那或許是對正常妊娠者笨拙的模仿儀式——通過復刻她們的飲食舉止,妄圖竊取些許生育的神秘魔力。

午睡時做了個荒誕的夢:胚胎像顆發光的蒲公英種子,在我子宮里漂游不定。生殖中心的李主任變成《千與千尋》里的鍋爐爺爺,隔著實驗室玻璃窗說:"現代醫學能解凍胚胎,卻解不開命運的結。"醒來發現空調開得太低,手臂上浮起細密的雞皮疙瘩,像極了培養皿里那些等待被選擇的囊胚。
傍晚散步刻意繞開了社區兒童樂園,卻在便利店撞見鄰居抱著六個月大的女兒。粉團子似的小手突然抓住我項鏈墜子,年輕媽媽笑著道歉時,我聞到自己毛衣袖口傳來的淡淡酒精味——早上注射肝素時漏了兩滴。這個微不足道的巧合突然構成某種殘忍隱喻:當別人在哺乳期享受催產素帶來的天然愉悅,我們這類人正靠著人工激素維持著岌岌可危的妊娠可能。
深夜整理藥盒時發現,原本雪白的阿司匹林腸溶片被胃酸染成了淡黃色。這讓我想起去年在京都見過的"胎內巡禮"儀式,婦女們彎腰穿過黑暗的木質回廊,模擬重生過程尋求生育庇佑。如今我的朝圣之路鋪滿驗孕棒和激素藥片,在晨尿的酸堿度里參拜科學之神。手機跳出用藥提醒:"戊酸雌二醇片,現在服用"。窗外,早櫻的花苞正在月光下膨脹,像無數個懸而未決的可能性。
(此刻我忽然理解為何生殖中心總愛用嬰兒照片裝飾墻面——不是給予希望,而是預先教會我們如何與無處不在的刺痛共處。凍胚移植第四天,時間被拉長成透明的琥珀,而我們是其中凝固的蟲豸,等待被某個隨機概率決定永恒的姿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