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09 15:34:17
肝豆狀核變性(Wilson’s disease,肝豆管 WD),常染色體隱性遺傳性疾病,狀核青少年多見,變性是遺傳先天性銅代謝障礙性疾病。由Wilson首先報道和描述,代試是肝豆管一種遺傳性銅代謝障礙所致的肝硬化和以基底節為主的腦部變性疾病。臨床上表現為進行性加重的狀核錐體外系癥狀、肝硬化、變性精神癥狀、遺傳腎功能損害及角膜K-F環。代試WD對于青少年期起病,肝豆管發病年齡4~50歲,狀核以肝臟癥狀起病者平均11歲,變性以神經癥狀起病者平均19歲,遺傳起病多較緩慢。代試早期(尤其是癥狀前)診斷和及時、確切的治療常可獲得與健康人一樣的生活和壽命。


肝豆狀核變性
肝豆狀核變性相關基因介紹WD的致病基因為ATP7B,定位于13q14.3區,P型銅轉運ATP酶,點突變為主。已發現WD其致病基因突變400余種,突變位點幾乎遍布整個基因編碼區,中國人群熱點為p.Arg778Leu。突變導致銅代謝障礙,銅藍蛋白減少,過多的銅沉積在肝、腦、腎、角膜等。

肝豆狀核變性基因介紹
肝豆狀核變性三代試管嬰兒案例分享基本信息
家系特點:此家系父親致病位點(C.2975 C>T,p.P992L)、母親致病位點(C.2333 G>T,p.R778L),先證者為遺傳了父親致病位點母親致病位點的復合雜合位點致病。
父母均為WD攜帶者,女性先證者,申請PGD助孕。檢測父母雙親、先證者、胚胎3個(PJY-1、PJY-2、PJY-3)。
肝豆狀核變性檢測方法三代試管嬰兒S-PGD——三重防護

肝豆狀核變性做三代試管嬰兒避免遺傳
JBRH解決方案檢測特點

肝豆狀核變性診斷結果

肝豆狀核變性診斷結果2
妊娠結果:
經過PGS后,發現正常的PJY-2胚胎染色體異常,PJY-1胚胎染色體正常,最終移植PJY-1胚胎,已成功妊娠。
JBRH基于SNP連鎖分析的S-PGD解決方案優勢

肝豆狀核變性做三代優勢大
肝豆狀核變性做三代試管嬰兒臨床意義:| 罕見病匯總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