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09 11:38:30
Kleefstra綜合癥是合癥引發機體多臟器功能紊亂的一種疾病,其典型癥狀包括:發育遲緩,生癲智力障礙,合癥嚴重的生癲言語障礙和肌張力減退等。常見的合癥癥狀包括頭小畸形和平頭畸形。典型的生癲面部異樣特征包括:一字眉, 兩眼距離過遠,合癥面癱,生癲上傾鼻,合癥凸頜,生癲嘴唇外翻,合癥巨舌等。生癲患者可能兼發小兒肥胖,合癥體重明顯超過同齡人。生癲


Kleefstra綜合癥遺傳咨詢
Kleefstra綜合癥患者可能會并發腦部結構性異常,合癥先天性心臟病,泌尿生殖系統疾病,并容易患嚴重的呼吸系統感染。在兒童時期,他們便會出現自閉癥的癥狀和相關影響社會交往的發育障礙。到了青少年時期,他們便會對大多數事物失去興趣,并且反應遲鈍。
Kleefstra綜合癥發病率Kleefstra綜合癥的具體發病率不可考。僅在最近,醫學上可將它和其他有類似癥狀的疾病區分開來。
Kleefstra綜合癥基因突變EHMT1基因的缺失或是突變會使該基因功能受損,從而導致Kleefstra綜合癥。EHMT1 基因的功能是促使常染色體甲基轉移酶形成。甲基轉移酶能滋養被稱為組蛋白的蛋白質。組蛋白指的是與特定DNA相連的結構蛋白質,該蛋白質的功能是能使染色體成形。通過將被稱為甲基的分子融入組蛋白,甲基轉移酶能抑制特定基因的活動,這對于組蛋白正常的生長與功能的發揮是至關重要的。

Kleefstra綜合癥面部特征包含面癱
大多數Kleefstra綜合癥患者,在其每個細胞的9號染色體的某個拷貝上缺失大約100萬對DNA堿基。缺失發生的位置是9號染色體34區3帶的長臂區域,該區域包含EHMT1基因。一些患者在此染色體區域有不同程度的遺傳物質微缺失。每個細胞里的9號染色體的某一拷貝中的EHMT1基因缺失,被認為是使得有此9號染色體34區3帶微缺失的患者并發Kleefstra癥癥狀的主要原因。可是在一些患者身上,此區域其他基因的缺失亦可能會使得患者出現別的癥狀。
約25%的Kleefstra綜合癥患者體內并沒有缺失9號染色體上的基因。而這些患者體內的EHMT1基因卻發生了突變。這些突變能改變常染色體甲基轉移酶中的各種氨基酸(組成蛋白質的基本單位)正常功能的發揮。另外一些突變能使得酶原本正常的生成過程過早地終止,或是變更基因的遺傳編碼指令傳導路徑,影響酶的合成過程。

Kleefstra綜合癥的9號染色體存在缺失
這些基因突變通常會使得酶失去活性,并迅速將其分解,或是使得酶的功能大大減退,無法正常發揮作用。EHMT1 基因的缺失或是突變都會使得原本發揮一定功能的常染色體甲基轉移酶無法正常合成。這樣會使得機體的許多器官和組織中特定基因的活動,無法得到機體的合理調控,因而就出現了Kleefstra綜合癥所特有的身體發育和機能異常等癥狀。
Kleefstra綜合癥遺傳模式Kleefstra綜合癥可歸屬于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模式,因為每個細胞的9號染色體的某個拷貝缺失,或是EHMT1 基因的某個拷貝出現變異,便足以使得患者出現Kleefstra綜合癥的癥狀。然而大多數情況下,Kleefstra綜合癥并不具有遺傳性。在生殖細胞(精子或卵子)的形成過程中,或是在胎兒早期的發育過程中,基因突變是一項不可預測的隨機事件。通常,患者的其他家庭成員也都沒有此病的患病史。據報道,僅部分患有Kleefstra綜合癥的患者結婚生子。
很少情況下,患者從未患此病的父親或母親一方遺傳而得有缺失片段的9號染色體。在這些情況下,父親或母親攜帶有已重組的染色體(或被稱之為平衡易位的染色體),在這些染色體中,并沒有出現基因的增加或減少。平衡易位的染色體通常并不會使得患者出現任何健康方面的問題。然而,當該類染色體被遺傳至下一代時,原本易位的平衡可能會被打破。
遺傳到非平衡易位染色體的新生兒體內,會再次發生染色體重組,重組過程中會新增或減少遺傳物質。遺傳到非平衡易位染色體的Kleefstra綜合癥患者體內,在9號染色體長臂上會缺失一些遺傳物質。而另一些Kleefstra綜合癥患者從未患該病的父親或母親一方遺傳而得9號染色體34區3帶微缺失的遺傳病。而患者父親或母親一方體內出現的染色體嵌合現象是導致該患者體內某些遺傳物質缺失的主要原因。所謂的染色體嵌合,指的是某個體體內一些細胞(包括精子或是卵子)中缺失遺傳物質,但體內另一些細胞中卻并不缺失該類遺傳物質。
| 染色體異常類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