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09 13:39:27
厭食是治療中藥兒童中常見的一種疾病,多發于1~6歲的寶寶小兒,很多家長認為“小兒厭食不是厭食有良又開病,長大后就自然好了”,薦種健脾但其實這是治療中藥一種錯誤的觀念,如果不及時采取治療措施,寶寶會嚴重影響寶寶生長發育,厭食有良又開下面相因網就推薦4種中藥偏方,薦種健脾可快速緩解此類癥狀。治療中藥


長期厭食會影響寶寶發育
寶寶厭食怎么辦常規的治療方法是通過調整寶寶的飲食結構以及搭配藥物來調理,此種方法可以快速刺激孩子的厭食有良又開食欲,不過引發寶寶厭食的薦種健脾原因有很多,臨床上主要診治原則以對癥下藥為主,治療中藥如果是寶寶微量元素缺乏所致,可以口服葡萄糖酸鋅容易來激發食欲。厭食有良又開
在中醫認為,小兒厭食癥是脾胃虛弱,再加上喂養不當導致內臟損傷,繼而引發肝氣不暢、乘脾犯胃等,根據《中醫兒科常見病診療指南》中指出,厭食癥可分為脾胃不和證、濕熱證、氣虛證以及陰虛證,其中脾胃不和證較為常見,所以下面推薦4種健脾又開胃的中藥,寶媽可以參考一下。
1、小兒七星茶顆粒

七星茶顆粒不適合脾胃虛寒者
用于小兒積滯化熱、消化不良、不思飲食以及大便不暢等癥狀,不過此類藥物適用于實熱證,對于脾胃虛寒者則不適合。
2、太子金顆粒

太子參藥性平和
用于小兒乳食內滯所致厭食,消化不良、面色無華、形體消瘦等,其特點是所含太子參藥性平和,既能益氣,又能養陰。
3、醒脾養兒顆粒

醒脾養兒顆粒能鎮靜安神
用于脾氣虛所致的兒童厭食、腹瀉便溏、煩躁盜汗等,除了健脾開胃外,還有祛濕利水、鎮靜安神、止瀉功效。
4、健胃消食口服液

消食口服液癥見脘腹脹滿者
用于脾胃虛弱所致的食積,癥見不思飲食、噯腐酸臭、脘腹脹滿、消化不良見上述證候者,主要成分為太子參、陳皮、山藥、山楂組成,能夠很好的滋補身體。
除了吃以上的4種中藥,市面上還有很多可以治療厭食的藥物,家長可以事先咨詢醫師,根據寶寶的實際情況選擇,服藥期間要忌辛辣油膩的食物,通過搭配輔食效果更好。
小兒厭食食譜偏方療法中藥調理效果比較好,但對于一些年齡比較小的嬰幼兒,某些中藥可能出現不良發應,所以對于這部分兒童,可以通過食療方法來緩解,具體有以下3種。
1、淮山鴨肫粥

鮮鴨肫洗凈切成片
材料:淮山藥15克、鮮鴨肫1個、粳米50克。
做法:鮮鴨肫洗凈切成片,粳米洗凈和淮山藥等一同放入沙鍋內加水煮沸,文火煮成粥。每天吃1次,連服5~7天。
2、豬肚大米粥

用鹽將豬肚搓洗干凈
材料:豬肚250克、大米100克、鹽少許。
做法:先用鹽將豬肚搓洗干凈,切小丁,與大米煮成爛粥,加鹽調味,分次食用,此款粥品可治小兒食欲不振、病后虛弱以及四肢乏力等癥狀。
3、泥鰍燉豆腐

泥鰍放入清水盆中1-2天
材料:活泥鰍300克、豆腐260克、鹽蔥姜少許,黃酒、味精、淀粉適量。
做法:泥鰍放入清水盆中1-2天去除腮,放入鍋中加鹽蔥姜,黃酒清水適量煮,煮爛時調淀粉、調味料即可。